在我们的印象中,似乎是羽绒服越厚越好,但是事实是这样子的吗?他和面料和工艺有什么样的关系呢?是不是羽绒服里面的绒越多越保暖?这些问题今天一一解决。
充绒越多就越保暖?
购买羽绒服时,消费者不妨翻一下衣服的标签,看一下两个指标:含绒量和充绒量。
按照国家相关规定,羽绒服含绒量不得低于50%。一般来说,含绒量高的羽绒服保暖效果就会更好。选择70%—80%的含绒量就足以满足需求。
而充绒量是指羽绒服装中羽绒的克重,国家标准并没有对这一指标作出强制规定。但谢莹提醒消费者说,充绒越多就越保暖,这种说法并不科学。因为,充绒量跟衣服的大小、长短、款式有关,而且,如果羽绒服里的羽绒加得过多,羽绒之间的空隙会被压实,反而影响蓬松度,降低保暖效果。
记者在杭州百货大楼逛了一圈后发现,各品牌羽绒服的含绒量都在70%以上,高的会达到90%。而绒的种类有白鸭绒、灰鸭绒、白鹅绒、灰鹅绒。“含鹅绒的价格比鸭绒要高,而白色的绒料多用于浅色的羽绒服上。”波司登羽绒服杭百店店长易建娟告诉记者。
蓬松度越好越保暖
到底怎样判断羽绒服保暖性的好坏?羽绒的蓬松度越好,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多,隔热性能也就越好。近年来市面上的轻薄又保暖的羽绒衣,主要原因就是蓬松度好。
蓬松度的好坏又该如何判断?易建娟店长支了两招:“第一招是按压,将羽绒服放平,用手按压随即松开,如果很快能够恢复原样,就说明蓬松度好。还有一招是拍打,蓬松度高的羽绒服,拍打后能够迅速恢复原来的蓬松状态。”
“其实,通过闻一闻也能判断出羽绒填充物的质量。”易建娟说,如果羽绒散发一些怪异的味道,很可能是里面羽绒的清洁度不够,这样的羽绒服不要选。
面料和工艺同样重要
“很多羽绒服都在面料上下工夫,比如使用防风面料、发热原纱等,甚至于外加保暖涂层、反光涂层,都是为了发挥保暖功效。”谢莹说,为了防止钻绒,有些羽绒服面料加上里料多达四层,但因为面料紧致,穿上也不显臃肿。
记者观察到,不少羽绒服还爱在缝线技术上做文章,比如在衣服表面增加多个缝纫格。据介绍,通过这样把羽绒和面料紧密固定,羽绒就不会到处游走,而且还有视觉显瘦的效果。
此外,针和线的搭配也要得当,使缝线贴合,羽绒才不会从针脚处跑出来。